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

如何避開學習障礙?(二之一)

許多的父母親總是用盡各種心思和努力幫助孩子學習各種才藝,或是增進學習績效,但是當孩子在學習上出現問題,或出現學習障礙時,少有父母親會去探討背後真正的原因,但如何正確有效幫助孩子避開學習障礙,卻才是真正更重要的課題,也才是孩子學習過程中能否有成效的重要關鍵。

有個個案,有個孩子在三歲的時候被判定有過動的傾向,而父母親也找了好幾家不同的醫院做檢測,結果不同的醫師卻有不同的判定,也就是說有的醫生認為根本沒有這回事,現在這個孩子已經就讀高中,在美術創意方面找到自己的優勢領域,一切發展都很好,也沒有過動的現象。依此而論,照目前醫學的研究,「過動症」尚未有完全準確的定論,甚至可以說是病因未定,因此如何才能真正將一個個案評量為過動兒呢?以目前醫學上的執行方法來看,例如依據DSM-IV標準來驗證過動症,一個孩子有哪些徵兆,同時需持續多久時間,綜合所有收集的條件來評估個案是否患有過動症。事實上,這些資訊,絕大部分都是透過觀察而來,因此,其中藏著一個潛在的變動因素,既然是透過觀察而來,自然就會有許多主觀因素在裡面,所以個案是不是真的患有過動症,往往很多時候不同醫生就會有不同的解讀與判定。

另一個發生在泰國的個案,一個被醫生判定是特殊兒童的孩子,從三歲就開始吃藥,總共服用了三種藥,包括過動、自閉症的藥物和阻斷劑,試想一個三歲的孩子,有時候可能因為擁有比較充沛的體能,或是體覺系統優於常人,因而表現出過於動態的行為,但是才三歲,這麼早就因為某些評估而被判定是特殊兒童的症狀,而使用如此多的藥物來治療,這麼做是不是真的有益於這個孩子呢?

我特別要舉一個諮詢過程中接觸過的案例,有個孩子差不多也是在兩三歲的時候,被醫院評估為有「愛斯柏格症Asberg」,就是自閉症的一種類型,接著也開始使用藥物治療。當我們接到這個案例時,這個孩子已經就讀小學六年級,學業成績不錯,甚至在資優班就讀,但在對外的互動中,父母親還是以自閉症小孩的思考模式來看待他,但是在諮商的過程中,我們發現一個很不一樣的行為模式,在諮商的過程中,這個目前已經是小學六年級的小孩,似乎並沒有明顯出現自閉症兒童的典型特質,因為這孩子會主動和諮商師互動,甚至還彼此講悄悄話,實在不符合「社交能力」缺失這個自閉症的典型徵兆。

從這個狀態來看,我們繼續探討這個孩子一些其他的狀況,經過詳細的分析之後,我們發現這個孩子屬於右腦優勢的孩子。根據美國神經醫學家蓋胥文的假說,特殊兒童基本上屬於右腦優勢和左撇子的居多,所以右腦優勢的人在過動、自閉症的比例也偏高,在心理學領域,右腦優勢有不少天才,但特殊狀況相對也比較多。

這個案例應該是左撇子,為了證明這項檢測結果,問及家長孩子的慣用手狀態,雖然現在是慣用右手,但小時候是否有左撇子的現象?依照傳統習慣來看,許多從小有左撇子習慣的孩子,會被家中長輩或在日常生活中被調整成和大多數人一樣使用右手,結果父母證實,初期這孩子的確傾向使用左手拿東西,但是父母並沒有刻意調整他的習慣,反而讓他自然發展,很可能這孩子在日常生活的學習中,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而有所調整。

在四歲前,優勢腦的建立對一個孩子來說非常重要,因此這孩子在出生後有左撇子傾向是很重要的一個訊息。這個個案至今仍有一些學習障礙的現象,比方寫字的時候,會有左右無法分辨的狀況。當然這問題牽涉諸多原因,其中之ㄧ就與優勢腦是否形成有關。很多時候慣用左手的小孩,慣用手在小時候被刻意糾正,這經常會造成優勢腦無法建立,而導致寫字字型相反,或是左右不分的現象。

再者這個案還有幾個特質,我們發現他的大肌肉動作很明顯比小肌肉動作更具有強勢效應,因此有動態的傾向。在學習過程中,小肌肉扮演很重要的腳色,像是寫字或語言表達,都需要小肌肉的正常發展,小肌肉發展偏弱在學習過程中將造成嚴重的干擾。

(轉載自台灣總公司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