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

你是父母,不是馴獸師

馬戲團中的馴獸師角色,慣例都手持藤鞭或細長木棍,瀟灑揮舞,讓長時間受訓練的大象、馬、獅子和老虎等,在馴獸師的使喚與指揮下,表演各種各樣技能或動作,倘若牠們不聽使喚、鬧情緒或不在狀態,馴獸師就會鞭打。

如果這些動物不配合,在表演結束後會否受懲罰,這些動物始終還是提心吊膽,於是只能乖乖就範表演,最後雖然觀眾掌聲連連,贏得喝彩,但這動物最在意的還是馴獸師開不開心,滿不滿意牠們的表現;因為不想再被挨打,牠們的心是多麼嚮往籠子外的世界。

馴獸師對馴獸原則有二,做得好有飯吃,做不好皮鞭伺候,不由得牠們不屈服於馴獸師的威嚴。

馴獸師的目標是要賺錢生活,不理禽獸死活,死了還可以找新的,因此馴獸師要甚麼,這些動物只能配合,最後心是否疼愛或效忠於馴獸師為“主人”,方法很簡單,嘗試打開籠子,這些動物選擇留下,還是離開,便能知一二。

回到人與人的世界,孩童被成人或父母鞭打到遍體鱗傷,一直都被關注,然而這鞭打教育,不就是一種馴獸教育嗎?許多大人在教育孩子,只會教不會導,孩子不乖不聽話,和調皮就把孩童當成動物,而自己就是“威風凜凜”的馴獸師,要你坐你不可以站,要你走你不可以跑,一切如同馴獸師在發號令,結果氣派、聲勢和怒吼在嚇唬孩子,殊不知這在教育或孩童的成長路上是反效果。

今天馬戲團籠子內的動物,雖說還找不到逃生的機會,但也會在適當時反擊,尤其是在過去多宗真實案例,許多動物最後獸性大發,在表演時當場咬死馴獸師;相反的,孩子雖然沒關在籠子裡,但也沒反抗能力,只能任由大人擺佈與毒打。

孩子是獨立的個體,大人應該尊重他們的個性,瞭解他們的能力而因材施教,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和無理的比較,畢竟拔秧助長並不見得會有效果,反而傷害了孩子的身心靈,孩子未來成長的路會留下後遺症。

一些國家的教育本來就不完善,只一味以打和怒吼來教育孩子是最可惡的。就曾聽過一句話,現在許多父母生兒育女只為了防老,因此才對孩子的未來非常注重,孩子長大有所成就,防老計劃才值回票價,才能夠安享晚年,但這也意味著以馴獸教育來培育孩子,換來未來安穩生活,這其實是最自私的想法,這種心態須糾正。

動物本來就不該被虐打,更何況是小孩,因此在大人決定鞭打小孩時,請記住:你是父母,不是馴獸師!

印尼星洲日報‧文:蘇德洲(自由撰稿人)‧2016.04.30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